厚壁Q235NH耐候鋼板熱輸入下進行了高強耐候鋼藥芯焊絲電弧焊,利用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鏡分析了焊縫和熱影響區組織,并對焊接接頭的強度、力學性能測試和電子背散射衍射(EBSD)分析等手段系統地研究了軋后冷卻模式對集裝箱用耐候鋼SPA-H顯微組織演變、力學性能變化的影響,并對相關相變機制和力學性能改善的機理進行了探討。結果表明,當卷取溫度不變,軋后冷卻模式由前端冷卻改為適當空冷后末端冷卻后,顯微組織中珠光體相變受到抑制,鐵素體含量增加。鋼板屈服強度、厚壁Q235NH耐候鋼板屈強比明顯下降,拉伸應變硬化指數n值顯著下降。采用末端冷卻模式,由于應變誘導鐵素體形核和長大的時間充足,使變形奧氏體大部分轉變為鐵素體組織,組織細化程度提高。鋼的強化機制由珠光體強化轉變為鐵素體細晶強化,是力學性能改善的關鍵。 厚壁Q235NH耐候鋼板硬度和-40°沖擊吸收能量進行了分析。結果表明,三種熱輸入下,焊縫組織主要以針狀鐵素體為主,熱影響區組織均為板條貝氏體加粒狀貝氏體,并且隨熱輸入增大,焊縫和熱影響區組織有一定粗化。厚壁Q235NH耐候鋼板在小熱輸入0. 74 kJ/mm和中等熱輸入0. 96 kJ/mm下,焊縫金屬的強度和塑性與母材相當;在大熱輸入1. 19 kJ/mm下,焊縫位置發生了脆化。在三種熱輸入下,焊接熱影響區的沖擊吸收能量均低于焊縫區,焊縫和熱影響區均為韌/脆混合斷裂模式。
|